5月13日,唐山市路南区举办“‘双争’有我 和谐友善”首届邻里节启动仪式。图为社区居民正在观看文艺演出。 省文明办供图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资料图】
“双争”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相结合,在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足“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廊坊市广阳区新源道街道新民社区志愿者和居民布置轮胎花盆。 河北日报通讯员 孙宝宇摄
精致精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仲夏时节,穿行在石家庄大街小巷,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配套服务设施丰富便捷。
“市容越来越漂亮、马路越来越整洁、出行越来越方便,石家庄一定会成为一座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望着日新月异的繁华城区,省会市民刘夏由衷地说。
自“双争”活动开展以来,石家庄市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双争”活动紧密结合,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强力推进“6+2+2”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
最近,对于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初一学生刘源娣而言,最大的惊喜来源于学校旁边一条小路——小马北路的变化。
小马北路是刘源娣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曾经破败坑洼的小路,经过改造提升,变身为石家庄市的劳动光荣文化主题街。“今年,这里又成了我们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各班同学每周会轮流来这里清扫。走在这条马路上,我不仅开心,还觉得自豪,这么干净的街道有我和同学出的一份力!”刘源娣笑着说。
精细城市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还要在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不断发力。
“我们小区的分类垃圾桶逐渐完备、增多,还设立了垃圾分类回收点,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可回收垃圾兑换成现金,大家都开始习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邢台市信都区仁和家园小区居民米智灵说。
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在深化“双争”活动中,邢台市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15项规范管理活动,通过开展交通秩序、市容环境、背街小巷、生活小区、农贸市场、窗口行业等15项规范管理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对创建活动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针对主次干道、商业街道、沿街商铺门前车辆乱停乱放、污水乱排、常态保洁不到位等问题,以包净化、包绿化、包亮化、包美化、包秩序为主要内容,邢台市积极推进各商铺经营户“门前五包”责任落实全覆盖,建立常态长效的监管机制,确保沿街商铺门前环境整洁,公共设施维护良好。
邢台市任泽区商户丁国民说,大家都把创建文明城市当作自己的事,自觉遵守各项要求,把自家东西摆放整齐,把门前环境打扫干净。“门口整整齐齐,顾客也更愿意来买东西了。”
创建惠民,为幸福“加码”。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项项民生工程持续推进,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幸福指数更高。
在衡水市桃城区康宁街与永兴路交叉口,统一定制的新型早餐车整齐划一,每辆餐车上放置了食品卫生许可备案卡,摊主们持健康证上岗,每天早上吸引众多市民排队购买。这是桃城区规范实施的早餐“微市场”,不仅便利了居民生活,还为城市烟火气注入了“文明味”。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双争”活动的举措就落到哪里。
全省各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为导向,凝聚各方力量,精准发力攻坚,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精致,将一个个“难点”“痛点”“堵点”,变身成了群众幸福的“满意点”。
近年来,张家口借助申办、筹办、举办冬奥会的契机,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内涵。
行走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的大街小巷,没隔多远便能看见一个设计精巧的“口袋公园”,人们或歇脚纳凉,或运动健身,或静心看书,既热闹又雅静,成为尽显城市方寸之美的街头一景。
着眼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花园区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等城市零碎空间,采取见缝插绿、破硬还绿、空间补绿等措施,不断加快“口袋公园”建设,完善绿地、树木、设施器材建设,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年,下花园区新建“口袋公园”2个。其中,伴山悦“口袋公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计划投资200万元,种植云杉、海棠、龙爪槐等树木,并建设廊架等设施,方便居民休闲娱乐;听山语“口袋公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计划投资30万元,种植栾树、山杏等树木,增加绿地面积,优化生态环境。目前,2个“口袋公园”正在建设中,预计10月底前投入使用。届时,全区“口袋公园”数量将达到12个。
近日,全国文明单位邯郸市交巡警支队走进洪恩幼儿园,开展“‘幼’见交巡 平安‘童’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省文明办供图
便民利民,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直饮水。”日前,雄安新区白洋淀站的站前广场,来自石家庄的游客霍伟光下了高铁就被直饮水设施吸引,他高兴地凑近喝了几口,还接了一杯。
小小便民点,服务大民生。以深入开展“双争”活动为契机,雄安新区积极推动公共区域直饮水设施建设,全天候为户外工作者、市民、游客等提供免费饮用水。
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双争”活动,雄安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筑新时代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
学校、公交站、医疗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雄安新区着力构建“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服务居民、打造宜居社区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加快形成。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打开手机小程序、选择乘车时间、输入上车点和下车点,经过简单操作后,就可以登上雄安新区901智能网联巴士,在容东片区体验一场奇妙的“无人驾驶”之旅。
雄安新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居民绿色出行,让城市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老旧小区改造是事关群众安居乐业的民生大事。69岁的王女士在沧州市新华区欣怡小区居住了20多年。小区之前由于缺少物业管理,生活条件脏乱差,居民们一直颇有怨言。
去年,欣怡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管沟清淤、路面硬化、更换排水管道、电缆管预埋等,一系列的改造项目完成后,大家的生活变了样儿。“环境变得整洁了,配套更齐全了,每天一出门都感觉心里敞亮了。”王女士高兴地说。
从拆除私搭乱建、粉刷楼体、增补绿地等外部施工到更新铺设水、电、气、暖等管道设施……自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沧州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居民自愿、保护优先、建管并重”的基本原则,有效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切实完善小区服务体系。近年来,沧州市中心城区共改造完成545个老旧小区,涉及85864户、728万平方米,小区居民满意度均高于80%。
构建“15分钟生活圈”,提升居民幸福感。
一大早,承德市民杨大妈出门买菜,菜市场就在她家楼下。买完菜,她走到旁边一条胡同配钥匙。“前几天家里换了锁,给孩子们配几把。”
“我们这儿虽然是老旧小区,但出行、购物都很方便。”家住义泰兴小区的杨大妈说,在小区周边,很多服务场所都能在15分钟内到达。
在“双争”活动中,承德市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在生活、娱乐、健身、养老等方面享有更多的便利。
“15分钟生活圈”,即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社区周围步行15分钟左右可达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从家出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基本能满足生活中的多数消费需求。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承德市不少社区已经成为现实。
一刻钟“圈”出美好生活。承德市各社区坚持因地制宜,针对辖区居民特点,关注社区孤老、残疾等困难群体,把强化为老服务、开展助残助困等作为服务重点,依托社区资源优势,有效对接居民需求,扩展居民急需的特色服务项目,做到“基本服务应有尽有,个性需求能保就保”。
“现在,不光是城市建设得好,还有很多市民主动当志愿者。”杨大妈说,不少社区低龄老年人都积极发挥余热,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营造幸福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建设海绵城市,彰显生态宜居魅力。近年来,秦皇岛市结合实际情况打造安全韧性、生态循环、共建共享的滨海旅游海绵城市,以“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目标雨水控制为导向,增加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深入推进“双争”活动为契机,秦皇岛还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宜居性、包容度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提升城市“硬件”水平的同时,秦皇岛坚持“增颜值与提素质”并重,结合实际创新公共文化空间、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日前,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启功艺术馆,书法爱好者们正在研习书法。“我们经常利用馆内空间开展书法、国画、手工艺品制作等公益性的活动,邀请艺术家和本地群众进行一些互动,免费提供教程,面向全国发布信息,大家都可以来报名参加。”启功艺术馆馆长乔于说。
全新升级改造后的文化地标、传递温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跨越百年华丽变身的老建筑……如今,在秦皇岛,一个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竞相涌现,凭借“颜值+内涵”“传承+创新”,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6月11日,秦皇岛市海港区海滨路街道办事处举办文明居民积分兑换暨贴心联盟志愿服务活动。省文明办供图
共建共治,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守交规,戴头盔”“不闯红灯,不逆行”“骑行电动车请走非机动车道”……近日,为营造开展“双争”活动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行人文明出行意识,保定公安交警开展以精准化教育为抓手的“敲门行动”,“零距离”对交通违法人员进行宣讲教育。
“您一年间共产生了53次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我们现在对您进行宣讲教育,您可以扫码加入我们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平台。”5月24日下午,保定市公安交警来到市民杨先生所在的小区,在楼下对他进行宣讲教育。
“事故往往就发生在心存侥幸的时候,不少非机动车事故也可能会导致当事人付出生命代价,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经过这次面对面宣讲,杨先生称自己深刻认识到了文明出行的重要性,今后一定严格遵守交规,并将提醒身边的亲戚朋友,要守法依规出行。
从教育一个人到带动一个家庭、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进而推动各行各业人员加入践行文明交通的行动中来。
定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集中采购安全头盔2000余顶,在全市各大路口以快闪形式向驾乘人免费发放,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主动践行“一盔一带”的积极性,迅速掀起行动热潮。
一花一叶事关民生,一砖一瓦共筑文明。
盛夏的辛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位于辛集市方碑大街与妍园路交叉口东北角的南苑游园内,有人在跑步,有小朋友在儿童游乐区开心地玩耍,还有一群大爷大妈坐在阴凉下,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为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辛集市积极推进2023年度高品质“口袋公园”建设,聘请了北京市专业的景观园林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
“我们将始终以‘问需于民、实干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常听群众‘心里话’,紧盯群众‘身边事’,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充分利用城市建设中的‘巴掌地’‘边角料’,高质量谋划建设‘口袋公园’,有效改善群众身边的居住环境。”辛集市园林绿化建设养护服务中心主任陈希新说。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美底色。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邻里互助、和谐相处的传统美德,日前,“大爱唐山,邻里守望”首届新时代邻里节集中示范活动在唐山市路北区启动。
活动现场,来自唐山市的文明标兵现场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彰显了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文明风尚。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要争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园。
据统计,该市14个县(市、区)和所辖177个乡镇、54个街道,均组织了本级的邻里节活动。广大居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积极融入邻里大家庭,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唐山市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多路径深化“双争”活动,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唐山市共评选发布“周文明标兵”25期486人(组),“月文明标兵”5期50人(组)。各县(市、区)同步开展“文明标兵”评选,累计发布242期,共483人(组)。
城美,景美,人更美。廊坊市坚持以“双争”活动为引领,着力激发市民主人翁意识,齐心共画创建文明城市“同心圆”。
“孩子们别拥挤,慢点、慢点”“后面汽车稍等一下,让孩子先过”……每天上下学高峰期,廊坊市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门口,都能看到一位穿着小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维护交通秩序,疏导出入人流。
“志愿者对于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是我们文明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我也积极向榜样看齐。”市民刘先生说,从外孙女上小学一年级起,他也成了一名家长志愿者。
为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双争”活动,廊坊市广泛开展“双争手拉手·文明一起走”“见证新廊坊 礼赞家乡美”等摄影、微视频征集活动。
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努力为家乡争光争气。从2022年9月起,廊坊市每月面向通勤人员“新市民”、社区志愿者、退休老党员等群体,选树宣传一批为城市争光、为家乡争气的文明市民。截至目前,共选树“文明市民”1314名,开展“身边的文明人 身边的文明事”宣传活动62期,带动各行各业市民群众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文明城市之魂。
在“双争”活动中,邯郸市持续开展文明市民推选活动,累计推选出20000名文明市民,展示良好的干部形象、商户形象、教师形象、未成年人形象、农民形象,带动更多身边市民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明市民参加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文明市民“帮帮在身边”实践活动,带动市民群众学习、争做文明市民,目前,各县(市、区)已开展“帮帮在身边”实践活动100余场。(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高 珊 刘 冉)
上一篇:环球今热点:2023深圳华润资本招聘就业见习岗(附报名邮箱)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