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记录
哪些古诗有黄鹂 描写黄鹂的古诗
来源: 抄写作文网     时间: 2023-05-02 07:12:31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哪些古诗有黄鹂 描写黄鹂的古诗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含有黄鹂的古诗有哪些

含有黄鹂的古诗如下:

1、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唐・温庭筠《杨柳八首》

2、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宋・秦观《春日五首》

3、蝴蝶晴还舞,黄鹂晚暂吟。――唐・钱起《过山人所居因寄诸遗补》


(资料图片)

4、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唐・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5、黄鹂初唤柳开眼,海棠枝上春烟暖。――宋・白玉蟾《胡东原香锦亭》

6、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7、黄鹂裁帽贵,紫燕刻钗珍。――唐・吴融《倒次元韵》

8、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北宋・黄庭坚《寺斋睡起二首》

9、彩索�r轻吹,黄鹂啼落花。――唐・吴融《寒食洛阳道》

10、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唐・白居易《伤春词》

《春日五首》赏析

诗的另一个特色是,用字精警,生动准确。春、晓二字,粗一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点明季节、时辰。但细细体味,正好渲染出此刻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景物,使全诗更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同时,每句一个动词,用得极为巧妙。其中落万丝是全诗的脉络,对互不联系的景象:浮光,含泪,卧枝,起了纽带作用,使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浮、含、卧三字,以实证虚,使读者更能体味到落万丝的情景。

此诗写得情思绵绵,百媚千娇,因此南宋敖陶孙评论道: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金代元好问也说: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不过,这首写景小诗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受人喜爱,原因在于体物入微而又融情入景。

描写黄鹂的古诗

春到人家,百花盛开,百鸟齐鸣。春天里有一种鸟儿,它的叫声被普遍认为是“悦耳动听”,它也是唤醒春天的鸟儿,元代诗人杨载曾写它是“春来第一声”。它曾在杜甫的草堂中啼鸣过,在王维辋川庄的树林里吟唱过,在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深树上鸣叫过――它就是黄鹂,也叫黄莺、仓庚。《诗经・豳风・七月》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黄鹂在古代诗人笔下,杜鹃总是哀啼,黄鹂则叫声清脆婉转,带着一种清新、欢快之气,有它,春便有了声音,有了色彩,充满生机。因此,黄鹂也成为诗词人笔下的常客。杜甫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韦应物《滁州西涧》中写“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有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今天,再分享两首比较经典的黄鹂诗词。一首出自唐代的柳宗元,他将黄鹂与思乡之情深深相系;一首出自宋代的晏殊,他将黄鹂作为最美春景中的代表,写得闲适动人。黄鹂《闻黄鹂》唐・柳宗元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柳宗元听到黄鹂声,将黄鹂看作是“乡禽”,因为这是家乡见过的鸟儿,所以在此处看到,既惊喜亲切,又勾起思乡之情。听到黄鹂的鸣叫声,打断自己的睡梦,眼前浮现起故乡的种种景色。诗人以黄鹂声为引,牵着思绪游荡到千里之外的故里,那里有壮阔的山水,有无边无际的青青麦浪,有乡里乡亲闲话家短里长,有炊烟袅袅升起。而在广阔天际下,便有那自由自在、上下翻飞的黄鹂。所以诗人流落在千里外的异乡时看到这飞在故乡天空下的鸟儿,心里也当是惊喜的。在诗的结尾他说,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也来到这里啊?你快调转翅膀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桑葚马上就要成熟了!诗将黄鹂与家乡深深系在一起,写得真挚动人。诗人的心仿佛也随着这黄鹂鸟翻飞的双翼,回到了乡里。

标签: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